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
(2)实例:提纯含少量KCl的KNO3:配成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即得KNO3晶体。
[必记结论]
1.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
(1)"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上。用水润湿时,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
(2)"二低":滤纸的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倾注液体的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3~5 mm,防止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间渗出。
(3)"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烧杯内壁流下;倾注液体时,要使玻璃棒的一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盛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这三靠的操作目的都是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2.两种结晶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如海水"晒盐"。蒸发时要注意: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时撤火,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2)降温结晶:降低饱和溶液温度,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最后过滤得硝酸钾晶体。
[成功体验]
1.(好题共享·人教版教材P10·T3改编)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宜采用溶解、冷却结晶法
D.蒸发结晶时,应等水分完全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解析:选D 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