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动人的北平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动人的北平 教案第2页

 1、通过大家的诵读赏析,北平风貌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来概括林语堂笔下北平的什么特点动人?(老成、包容、平民化)

2、作者花费笔墨修多来描绘的是哪个特点?(包容)

3、找出文中具体的段落诵读。

(二)动人的情感

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和审美,文中北平的种种动人之处深深打动了林语堂,但是是不是所有地方都打动你了呢?(不是)

2、我们在谈到北京时首先想到的是哪些地方?

(故宫、长城、颐和园/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名胜古迹或标志性建筑。)

3、林语堂选取的都是哪些景观?

(平民百姓、寻常街巷、平常人平常景,是生活细节。)

4、为什么这样的北平深深打动了林语堂呢?

引出作者简介,学生自由诵读。

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补充。

林语堂一生周游了大半个世界,前期在北平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离开北平后就没有再回来过,而北平却成了林语堂心头最动情和留恋的地方,我想这其中的不仅仅是对北平真挚的热爱,还应有更深刻、更复杂的情愫。

(对北平真挚的热爱,对故国、故都、故土的深深眷恋,对北平散发出来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喜爱、迷恋。)

5、林语堂为什么选择"包容"来作为动人北平的典型特点?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老师总结升华。

林语堂一生旅居过许多国家和城市,年迈之时,他选择了归国并定居台湾。其实走过地方越多的人越想家,因为离开过,所以才懂得家的感觉与意义。在没有归宿感的漂泊中,自己永远只是个过客。正是北平这种包容精神,包容新与旧、雅与俗,也包容了自己,让每一个人都有呼吸之地,于是顿生一种故土家园的亲切感,所以林语堂在写北平时就像写自己的家乡一样,从细微之处着手,如数家珍,观察之细、用语之素、用情之真、心境之和无不彰显出一种大家风范。反过来思考,林语堂学贯中西,能用英语写小说《京华烟云》,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本身他也具有这种"包容"精神,因为包容所以博大,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四、课堂小结

"形"和"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文中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犹如一粒粒散落的珍珠,这正是动人北平"形"的表现,而贯穿其中包容精神和作者真挚而丰富的感情则是文章"神"的体现,因此本文虽然有22段之多,却形神相依,形散神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散文的方法思路--(学生总结)找概括性语句从"形"入手,准确抓住"神",而文章的"神"也常常寄寓在一些醒目的语句或段落中,比如本文集中出现在第一段。

那么写一篇散文要从何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