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作过渡.
[学生活动]分析出物体受重力、压力、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当力更多时,怎样应用二力平衡?
[学生活动]得出减少力的个数,将多个力化为两个力.
[教师活动]将一幅画挂在墙上,使画静止,如教材87页图5-3-.请学生分析受力情况.
(设计意图)物体受三个不在同一直线的力,由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力的合成.
[学生活动]分析出物体受三个力和力的方向.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学生这时解释物体平衡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能否也把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来解决?如果能,应怎样做?
[学生活动]想办法将其中的两个力变为一个力.
[教师活动]进行小结,给出共点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用力的合成的方法,什么时候用力的合成.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沿不同方向共同用力提住一袋土石,解放军战士一人也能提住同一袋土石.
[教师活动]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要合成为一个力,能否直接进行数值的加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力的合成加深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不能.因为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教师活动]那么,怎样用一个力来代替两个力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研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律,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活动]自己用实验研究力的合成的规律.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学生可能不知道该怎样做这个实验或是步骤不对.
方法引导
1.可以研究橡皮筋的受力,分别用一个弹簧秤和两个弹簧秤施加力,注意怎样保证力是等效的.
2.怎样记录并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3.怎样处理数据,总结规律?
[学生活动]做实验,画出力的图示,得出结论.
总结: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演示)
教师精讲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图5-1-1、图5-1-2所示.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
图5-1-1 图5-1-2 图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