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教案4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教案4第3页

新课学习 一、酶的本质

  完成学案例1,生分析错误项并加以更正,并总结与酶的本质相关的问题:酶的来源;酶的本质;酶的作用。并通过拓展训练得以检验。酶甲、已各是什么本质的酶,本实验还体现了酶的什么特性?

二、酶的作用

  师:关于酶的催化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你能抽象的表示出来吗?请借助例2,充分理解。

  生:完成例2,并借助图片充分理解、领悟。

三、酶的特性

  师:酶这种生物催化剂有何特性呢?通过练习例3来分析。

  生:完成例3,解释有3个点为蓝色的原因,总结出酶的3大特性。

  师:对结果我们可以有定性的描述,也可以有定量的分析,以曲线、表格等形式直观展示出来,最后得出结论。请看拓展训练展示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完成并改正选项,及得出本实验的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大的实验结论是:酶的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故需要温和的条件。

三、酶的应用

  关于酶的优点、缺点都认识充分的情况下,应该知道怎么运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对酶的只是做一些应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例4,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程序。

  

  

  

  

  师生讨论后共同完善该实验设计,并总结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通过该实验的设计,一方面明白实验设计的方法,还会带给我们酶的运用上的启示。试想,若是一冲掉进去了,你会惋惜它的香消玉殒,若是害虫呢?------。请看例5.

  

  酶杀灭害虫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带着这些问题完成例5。本题的难点是酶的活性是怎样被抑制的,两种抑制机制有何不同?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当然主要是针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的影响。会对消灭害虫有何影响?

充分理解AB模型的含义、发生条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一起来完成。

你还能列举出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吗?(1-2人) 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讨论。以及对试验结果、结论的描述。

生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得出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学生思考,引出实验设计原理

学生阅读资料后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相互交流。

进行观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前人实验,了解探究的基本步骤,以及实验设计的关键。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领会科学发展的艰辛,以及真理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刻苦、质疑、合作等科研精神。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 对于一个新事物,我们往往会从"是什么""有何用""怎么用"这些角度去认识它,你们能对号入座吗?

汇总,归类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分组、编号)→实施并观察结果,记录数据→分析得到结论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一是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迸发出很多思维的火花;二是本节课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主线,充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并且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 不断思考,感受、总结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技能,能力和思维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