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第2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多媒体课件显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并体验孙中山先生对革命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二:

播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拜谒中山陵时的录像资料。提问:为什么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十分崇敬孙中山先生?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孙中山先生一生重大的革命活动,由此导入新课。

板 书:

第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推进新课

师 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学说中,而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则是"知难行易"学说。

板 书:

一、"知难行易"

师 与"知难行易"相反的学说是什么?

生 "知易行难"。

师 什么是"知",什么是"行"?

生 "知"就是认识、理论;"行"就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

师 那"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看一则材料。

多媒体课件显示:

"知易行难"学说是中国哲学发展中形成的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知易行难"即"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认为对事物的认识、了解比较容易,但行动、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这一观点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明末清初日益深入人心......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人们的一般行为是普遍的、广泛的,也是极容易的,但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却很难。这一学说的基本要点是:(一)行在先;(二)能行便能知,可知论;(三)知之则必能行之,知之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