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策略》
主备人:孙丽萍
【教学内容】
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谈话:早晨喝豆奶遇到的一个问题,父亲喝一大杯豆奶,儿子喝一小杯豆奶,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现在有一大杯和两小杯豆奶,如果给父亲喝几次喝完?给儿子喝能喝几次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父亲可以喝两次;儿子可以喝四次。初步让学生亲历感知"替换"的思考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
直接出示: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读题获取信息:有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
自主生成替换策略,孩子由于起始阶段父子喝豆奶的启发,这个问题应该不难理解,课堂现场体现的更为充分,孩子们非常迅速的理解了大小杯的替换关系。
3.小组讨论。
(1)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2)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
4.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课件。
5.小结策略。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物体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替换成一种物体。)
6.列式解答。
根据刚才的两种思路让学生自选一种喜欢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指名解法不同的两名学生板书,并让其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7.教学检验。
过渡:如何确定自己做对了?(检验)
(1)学生自己尝试检验,交流各自的检验方法。
(2)指出"只检验满足一个条件"的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3)课件出示检验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检验方法。
(4)小结检验方法。
小结:你觉得"替换"的这个策略如何?
三、巩固策略
(一)过渡:来段广告图片,轻松一下。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1.学生独立完成,先好的同桌可小声交流。
2.教师选择学生作业在小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3.口头检验。
4.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5.小结:我们还需优化"替换"策略来解题,选择合适的替换方法。
(二)教学"练一练"
过渡:小明在装网球时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1.[电脑出示]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2.齐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3.问:与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你准备怎样替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同桌讨论,交流,教师用大小盒做了一个演示,并且让孩子闭上眼睛思考这个替换的过程,然后互相说一说。
方法一:把2个大盒换成2个小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 现在7个小盒还能装下100个球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方法二:把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 现在7个大盒要都装满,100个球还够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7.学生选择一种解法解题并交流。
8.口头检验。
四、全课总结。
1.例题和练一练,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明确: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总量没有变化。
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但总量发生了变化。
2.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难题时,不要畏惧,合理选择策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七第1、2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方法一: 方法二:
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6+3=9(个) 1+2=3(个)
720÷9=80(毫升) 720÷3=240(毫升)
80÷1/3=240(毫升) 240╳1/3=80(毫升)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检验:80╳6+240=720(毫升)
80÷240=1/3 课后反思:
在课前利用几分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向他们讲了这一单元的重要性,并且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新的内容,只要认真学,认真听,人人都学得会。从上课的听课效率来讲,这番话没有白讲,最起码课上下来感觉很顺畅。但是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是掌握的不错,教师只要一点拨他的思路就通了,有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稍微指导下,也基本没问题。但是有几个学习困难生,不是一般的吃力,很难理解,倍数关系的类型还比较容易理解,差数关系的和他解释了半天都不理解,我都怀疑是不是老师的表达有问题了。其中有一个学习困难生怎么教都教不会,我就问他了你上课认真听了没?他很委屈的说:"我认真听了,可是听不懂"。确实,光凭一节课就让学生都接受这种解题思路是有点困难,还是需要在以后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大部分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差数关系那一类型的题目有点困难。把一种物体换成另一种物体,总数是发生变化的,但是这两种物体原来的份数是不发生变化的,有些学生有点混淆了。在学生书写的时候我也要求学生把"哪个物体替换成哪个物体"用简单的符号和文字书写出来,便于学生解题。总得来说,有关替换的策略还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来巩固。
课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