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 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