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③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具体见上面。
3."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原因和评价
(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满清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3)评价: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4)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典例解析]
[例1](09年浙江卷)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答案:C。 w.w.w.302edu.c.o.m
[例2](09年广东卷B)4.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成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C.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解析:既然朝廷将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说明朝廷要求民众纳税,也就是说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