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领悟事物发生发展的辩证法,判断其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对五四运动彻底性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
4.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是胜利保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了100周年的华诞,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前去祝贺。在5月4日举行的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显示:
江泽民说:"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呢?《五四爱国运动》这节课会告诉你。
推进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