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读明意
1、结合诗歌下面的注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分组进行,每组一个画面,完成后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抓住关键词带着想像,,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每小节诗的主要内容。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难眠(秋夜屋漏)--愿得(祈求、期待)广厦
3、学生一边想像画面一边小声读课文。
(通过这个环节,我们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大家带着想像读,把简练的诗歌就读得丰满起来了。如果我们能再一边读一边思考,那就能让诗歌从丰满走向深刻。)
四、品读悟情
课件展示:
1.作品诞生于特殊的年代,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阅读1-3节诗,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特定遭遇下怎样的现状?又是怎样特殊的心境?(找出对应语句进行品析)
(在品析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2.诗言志,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齐读第四小节)......虽然自己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彻夜难眠,老泪纵横,心里想的还是(天下寒士)......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天下寒士得广厦的夙愿,他甚至还发出了这样的呼号......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指导朗读)
五、诵读溢情
多么可敬、可叹、可佩服的诗人啊!同学们,假如你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一千多年前,你就是那悲天悯人的杜甫,你会怎样吟咏出你的伟大诗作呢?(请生单独朗读)
朗读点拨:
1.抑扬顿挫(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
2.想像画面(诗歌是极富想像的艺术,我们也要带着想像来读)
3.揣摩感情(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今天这节课,我们分明看到了在人生苦旅的悲凉时节,在一贫如洗的凄凉之地,孤苦伶仃的苍老的杜甫,却有着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伟大情怀。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次声情并茂地诵读全诗,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
六、拓展迁移,诗词积累。
1、杜甫同主题的诗歌还有哪些?
2、列举历史上同样具有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诗人或名家。
结束语:诗人来了,又去了。如今成都杜甫草堂犹在,而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