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波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学案(1)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波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学案(1)第2页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

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

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解析:由于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因此波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频率都不变,C、D两项错.又因波在水中速度较大,由公式v=λf可得,波在水中的波长变大,故A选项错,B选项正确.

答案:B

例3某列波以60°的入射角从甲媒质射到乙媒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反射线与折射线成90°角,波在乙媒质中的波速为1.2×105 km/s,求波在甲媒质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角度,利用折射定律解答.

答案:入射角是60°,折射角是30°.

由折射定律得:=

v甲=v乙=×1.2×105 km/s=×105 km/s.

巧解提示 画出反射与折射图,如图12-4-4所示,很形象直观,思路简洁.

图12-4-4

知识点三 波的反射的实际应用

例4某人想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的回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那么他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原声与回声区分的最短时间0.1 s)

解析:在波的反射现象中,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只有声波从人所站立的地方到障碍物再返回来全部经历的时间在0.1 s以上,才能辨别出回声.

答案:设障碍物至少和人相距为s,则应有2s=vt.

可得:s== m=17 m.

巧妙变式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425 m)

例5有一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2 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多远?(v声=340 m/s)

解析:若汽车静止问题就简单了,现汽车运动,声音传播,因此画出汽车与声波的运动过程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思路.从汽车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本身也往前行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