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学案第2页

  点技巧 老子与道教的关系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代表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

  (3)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

  A."道":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辩证法: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人生观: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释疑点 老子思想的精华

  老子的哲学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且带有明显的辩证思维。

  ②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4)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承。"持这种观点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点拨:材料中"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四组概念,相互对立,并且能相互转化,这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契合。

  答案:B

  

  3.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1)"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2)"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例3】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点拨: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通过对原始史料的阅读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答案:C

  4.正确认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老子哲学中所包含着的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做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他更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

  【例4】 老子思想影响深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唯物论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点拨:本题中,老子以水为例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联系老子的思想,可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唯物论思想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无为而治"思想和民本思想都是讲统治者怎样治理天下,故三者都与题干无关。

  答案:B

5.用比较法分析孔子和老子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