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原因。
五、指导思想:
1、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高中生物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高中生物课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同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英国的哲学家斯宾塞曾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2、教学模式:根据以上教育思想,本节课我将采用"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集中在课堂内容上,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在上课时先将学习目标交代给学生,再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以问题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哪不明白,重点学习哪部分知识,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是"后教",提问相关思考题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概念,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检测,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和检测。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的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手段:本节课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将利用应用生活实例,图文,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学习(先学过程、指导自学)
展示自学思考题1
后 教
展示自学思考题2
展示自学思考题3
后 教
展示自学思考题4
展示自学思考题5
展示自学思考题6
四、
当堂检测
播放婴儿奶粉视频,引出讨论问题:为什么在奶粉中要添加氨基酸?
1、能够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能够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仔细阅读教材P20-P22页的内容,了解关于氨基酸的分类和结构,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
1、在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共有多少种?在人体中是如何分类的?为何我们需要经常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呢? (理解)
(1)在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0种。
(2)在人体中,根据是人体细胞自我合成还是从外界摄取而分为:
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为9种-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12种
(3)人体细胞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必须出食物中获取,所以在婴儿的奶粉中要添加必需氨基酸;而我们需要经常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观察P20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对比尝试说明氨基酸有什么样的特殊结构?其结构通式是什么? (说明)
(1)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 ( )和 ( )。
(2)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上。同时它还连接一个 和一个
(3)氨基酸分子不同,就不同在 。
(4) 结构通式为:
3、用模拟过程来演示氨基酸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应用)
仔细阅读教材P22最后一段-P23页的内容,了解关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
4、氨基酸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蛋白质的?
(概述)
(1)氨基酸 脱水缩合 多肽链 盘曲折叠
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许多蛋白质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相互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5、根据刚刚演示的蛋白质结构,为什么蛋白质具有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阐明)
(1). 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2). 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3).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6、蛋白质为什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结构功能 (概述)
(2)生物催化功能
(3)运输功能
(4)信息传递、调节功能
(5)免疫功能
依据本堂课所学知识:
1、构建本节课知识概念图。
2、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此反应在 (填一种细胞器)中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 。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
(5)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顺序是 (填选项)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缩合 ④多肽链 ⑤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教师介绍事例,引起学生思考,探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设置"路标"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尝试合作学习。
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
图示几种不同的氨基酸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共性和差异。
教师适时补充,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模拟演示,并给出标准示范。
将教材分段,帮助学生自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分析得出结论。
扩展"疯牛病",引发争论。
引导学生观察功能实例的图片,增强学生直观性。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默读,
形成印象。
学生默读教材,了解所学内容,小组讨论思考题答案,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小组合作,观察对比,学生板演。
"兵教兵"
学生讨论,提出不同观点。
学生角色扮演,体会过程。
学生默读教材,了解所学内容,小组讨论思考题答案,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观察总结,学生板演。
"兵教兵"
倾听,参与交流。
观察阅读,并思考总结。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评比检测成绩,并记录学分。
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
培养自学。
了解实例,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的能力,完成目标1。
解决重点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目标2。
解决重点
解决难点
解决难点
完成目标3
完成目标3。
解决重点。
当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