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泉、荷"等7个生字,书写"爱、角"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小池》,背诵积累。
3.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步感受 "小荷才露尖尖角"等诗句描述的景象,体会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特点呢?(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2)课件出示"爱"的字,学生观察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3)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