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第3页

  自测回扣

3、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4、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自我校对:(1)粟 (2)刀耕火种 (3)青铜 (4)西周(5)春秋战国(6)耦犁 (7)东汉(8)汉朝(9)江东地区(10)垄作法(11)魏晋南北朝 (12)宋朝 (13)战国 (14)筒车(15)国家 (16)春秋战国 (17)铁农具 (18)封建土地私有制 (19)一家一户 (20)自然经济

课堂 自主学习

  动感探究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影响

  ①有利影响: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②不利影响: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