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基本要求和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活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的观念教学辅助手段。
2.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意识的作用。准备发言或参与讨论的讲话要点,发言提纲。根据教师的要求,上网搜集关于奥运场馆"鸟巢"的相关资料。
【课时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师】那么意识是不是毫无用处呢?显然不是。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1】
多媒体展示:动物的鸟巢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对比图片
【师】蜜蜂筑巢、蜘蛛织网,我们叫鸟巢,国家体育场的绰号也叫"鸟巢",两者有何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马克思的名言,学生回答)
蜜蜂筑巢、蜘蛛织网是一种本能,建筑师在建造"鸟巢"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屋设计出来了,建筑师建造房屋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充分说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教师归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对该行动做出相关的计划。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