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歌声》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歌声》教案第5页



板书:

  19、(救命的)歌声

隐隐约约 增添勇气和力量

断断续续 的歌声

清脆、激昂 向救生艇传递信息

教学反思:

  读是小学语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它是学生通向文本深处的桥梁。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情感熏陶的使命。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本课教学紧扣"歌声",听到歌声,马金纳重拾勇气和力量,听到歌声,人们同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听到歌声,救生艇驶来,用歌声串起课文的2-4自然段三条线。在教学中,重品读、重感悟、重表达,师生、生生,在文本间互动,深情体会、深刻感受歌声中的勇气和力量。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为本,抓住"歌声"这一线索,开展阅读教学: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人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歌声"寻找答案,从而对歌声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1)歌声给马金纳增添了勇气和力量。(2)歌声给其他落水的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3)歌声给救援队传递了信息。也许,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能找到句子,但是他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歌声"到底在落水的人们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感,它是怎样给他们增添勇气和力量的,作为教师必须带领孩子再次深入课文。教学时,我注意引读重点句子,理解关键的词语,创设情景展开想象说话,层层深入,解决难点。

2、通过读,了解课文中的歌声是怎样的歌声。课文以"歌声"为线索贯穿全文。当马金纳筋疲力尽、深感绝望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顿时给了他力量,他奋力朝歌声传来的方向游去;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远处的人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援救的人们也听到了小姑娘的歌声,于是"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落水的人们终于得救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圈出描写歌声的词语。这里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静心读文中,圈划词句。再读句子理解"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意思,又通过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