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望梅止渴》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望梅止渴》教学设计第2页

b.我们一起写书空一下,注意笔顺,小手准备:书空"止"。记住他的笔顺了吗?

c.止是停止,不再前进的意思。除了止渴,还能止什么?(止血、止步、止痛......)小朋友的词汇量可真多。

(2)学习"渴"。

a."渴"这个字有点难写,它的部首是--(学生回答)三点水。这个字形结构--(学生回答)左宽右窄。跟着老师一起写这个字(黑板田字格里写),小手--准备!

(三点水写在左半格,三笔笔画分布均匀,提要出尖。右边的字要注意,上面的日窄一些,日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下面的包子头写得宽一些,要把里面的人围住,"丿"起笔在竖中线,而人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竖折起笔在左半格,写在钩的里面。)

会了吗?请桌上写一遍。集体书空。

b.谁用换一换的办法记住这个"渴"字?

(预设:"喝"水的"喝",口字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渴"。)

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

4、 过渡:因为梅子很酸,能够让嘴里的水分增多,有止渴的用途,想一想你咬着酸酸的梅子,你的嘴里有什么变化?(放图片)对了,我们不吃梅子,只要想到它酸味,就能产生很多口水,嘴巴就不干了。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意思。

5、 让我们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望。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1) 1、师:望梅止渴到底讲了一则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听清字音和故事的内容。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完成屏幕上的课文填空。

学习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