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2 夜归鹿门歌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2 夜归鹿门歌 学案第3页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这时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诗人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再去拖累政治清明的时代。

B.颔联中作者运用"岂厌"和"却嫌"强烈地表达出不以家事自累、马上辞官归隐的愿望。

C.颈联描写出山野林间昆虫的声音,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给人一种空寂萧瑟的感受。

D.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呈现出诗人生活的山林环境。

E.全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反语、用典、比喻、以动衬静等。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解析:A项,诗人没有自认为没有才华;E项,没有比喻。

答案:AE

10.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辞、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如果第三点答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惬意,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也可)

三、表达能力提升

11.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以"李白"为对象描绘其所面临的双重诱惑。

  [例句]庄子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悠游从容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

参考答案:李白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面前是风景秀丽的祖国山河以及无比憧憬的心灵自由,他的背后则是朝廷的器重--唐玄宗要任命他为专供皇家驱使的供奉翰林了。

12.下面的表格是对目前社会上食品浪费现象的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连贯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食品浪费情

况是否严重 所占比例 是否同意个人买单的

食品浪费与他人无关 所占比例 非常严重 72.23% 不同意 74.14% 比较严重 25.16% 不太同意 18.59% 一般 1.92% 基本同意 3.88% 不太严重 0.47% 比较同意 1.82% 不严重 0.22% 非常同意 1.57%

由表格得出结论:

 (50字以内)

针对结论请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