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案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①商周时代:井田制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③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2)土地兼并及影响

①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②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

③使"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特别提示: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

思考:有人说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赞同。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义务,另外还往往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颗粒无收

四、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①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②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①隋唐五代:北方有立并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②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③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思考:水利事业的兴修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