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 学案第3页

=0.5 mol·L-1,则C减少0.8 mol·L-1,则c(C)=0.8 mol·L-1,B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项错误;如果c(A)=0.9 mol·L-1,则A增加0.4 mol·L-1,则c(B)=0.5 mol·L-1,D项正确。

方法探究 利用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上述题目中可利用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0,0.2),Y2∈(0.2,0.4),Z∈(0,0.4)。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特征之一是v正=v逆≠0。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②③④。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③3v正(A)=v逆(B)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C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另一特征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②④。

①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②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

①对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对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2)可逆反应发生过程中的可变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