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桅杆拿倒下,船桨断折。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忧谗畏讥】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第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5.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6.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