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第2页

  (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例如: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

  (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举酒欲饮无管弦。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

  (4)用专名代替泛指。例如: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用结果代替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用作者、产地等代替。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借代的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被借代的事物(本体)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读者已了解相关背景。

  四、夸张

  1.定义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五、对偶

  1.定义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义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饬。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目的。

  六、排比

  1.定义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2.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