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交代写作背景
谭嗣同:1898年8月,奉旨入京,参与新政。太后及其党羽密谋政变,为保光绪帝,他夜访袁世凯于法华寺,请其举兵相救。袁世凯向荣禄告密,政变遂起。9月被捕,28日与林旭等六人同时被害,世称"戊戌六君子"。
吉鸿昌: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写生字:
狱 题壁 须臾 肝胆 昆仑 羞 尚 寄磐荃察荐
2.读幻灯片上的生词:
题壁 须臾 肝胆 昆仑 灵台 神矢 风雨如磐 故园 轩辕 绝笔
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诗。
(三)朗读与背诵
1.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2.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读诗要注意诗的韵味,读这种感情激昂、充满豪情的诗更应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在朗读前一定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解作为基础。
以《狱中题壁》为例,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不仅引用了典故,而且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甘愿为变法献出生命的决心。所以在朗读时,就要注意把这种坚决的语气读出来。
而《绝笔诗》则简洁明了,朗读时更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把作者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现出来
3.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4.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四)组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A《狱中题壁》需要联系典故进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