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耕作方式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集体
劳作 应用时代 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主要原因 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较低所决定; 积极作用 集体耕作有利提高工效; 消极局限 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个体农耕 开始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
原因 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 各国的变法运动,逐渐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形成体现 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历史意义 表明我国的小经济逐步形成。 2、小农经济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基本特点 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基本
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农民命运 地位
改善 ① 小农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 ② 劳动产品除纳税外可供自己支配; 经营特点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 积极贡献 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 消极局限 在沉重剥削、繁重徭役和灾荒瘟疫下,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历史地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历史作用 积极性 封建社会形成发展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
性 封建社会末期,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巩固训练:
1、对刀耕火种的耕作 认识错误的是........................................................................( )
A、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 B、经过对土地的连续耕种提高了能力
C、土地仍然经常撂荒 D、耕作难以持久,人们只得不断寻找新的栖身之地
2、《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大田》)上述诗句反映了西周......................................................( )
① 出现了青铜农具 ② 懂得沤制绿肥 ③ 懂得治虫灭害 ④ 强化社会治安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形成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