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导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导学案第3页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背景材料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

  "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阿尔卑斯)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鲁迅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

  问题探究

  (1)你赞同以上哪些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其构成和发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1)梁启超的观点属于唯心史观,夸大了人的意志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鲁迅的观点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属于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的观点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人类社会的构成及其发展充分表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知识升华

  1.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影响社会的发展,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3)从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