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答案 (1)闭关锁国政策。
(2)不是。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影响。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
一、选择题
1."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民从事农业则"公法立",社会就会安定;相反,如果人民"舍本(农业)而事末(工商业)",就会招惹很多是非。
答案 A
2.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维护传统
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C.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明太祖的告谕就是要求官员贯彻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3.下列表达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的是( )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C."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