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想,有利于强化君主集权。但同时,又主张天在君之上,根据天人感应学说,天是有意志的、能够监督皇帝作为的人格神,并能以祥瑞灾异进行奖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

4.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儒学的社会化

B. 教育的平民化

C. 社会的宗族化

D. 理学的哲学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理学已经深入乡村,反映出理学对普通社会大众的影响,即从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儒学的社会化趋势。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乡村伦理建设,侧重点不在教育的平民化,排除B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5.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来看,理学通过这种书院教学的模式得到大力宣传,说明南宋书院的繁荣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各派的活动促进了书院发展,不是各派思想趋于合流,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

【点睛】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