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已知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
C. 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
D. 已知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2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Y(gZ(g) + 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该反应的△H增大
24.化学反应:2SO2(g) + 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 ①升高温度 ②增大压强 ③使用催化剂 ④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5.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稀有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稀有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26.在某一元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mol/L的某一元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B. 某一元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 1mol/L的某一元酸溶液10mL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
27.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
B. 反应2NO2(g)N2O4(g) △H <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 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 CO2+H2 CO+H2O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O)c(H_2 O))/(c(CO_2)c(H_2))
28.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通入少量HCl气体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
29.500 mL 1 mol/L的稀HCl与锌粒反应,不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将500 mL 1 mol/L的HCl改为1000 mL 1 mol/L的HCl
C. 用1 mol/L的H2SO4代替1 mol/L的HCl
D. 用锌粉代替锌粒
3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
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31.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32.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I:反应N2+3H22NH3在恒温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B.图Ⅱ:反应H2+I2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图III:反应CO2(g)+H2(g)CO(g)+H2O(g)Δ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图IV:反应2SO2+O2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各成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33.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ν生成[Ni(CO)4]=4ν生成(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