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可以溶解铁粉5.6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Fe2+)=1.0mol/L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 mol/L NaOH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6 L
39.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3.6 g<m<9.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 mol
40.用50 mL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 HCl NaOH 平均值 1 25.5 25.0 25.25 28.5 3.25 2 24.5 24.5 24.50 27.5 3.00 3 25.0 24.5 24.75 26.5 1.75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温度。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 (保留两位小数)。
(6)如果用50 mL0.55mol/L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则△H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
4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SO2 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盐酸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足量SO2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 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有Fe2+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 -,该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的试剂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
42.碘是人类必需的生命元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小组进行碘单质的制备。
【查阅资料】碱性条件下,I2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和IO3-,酸性条件下, I-和IO3-又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9g。
【碘的制取】以海带为原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将海带灼烧成灰后再用水浸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B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这一操作中可供选用的试剂: ①Cl2;②Br2;③稀硫酸和H2O2,从无污染角度考虑,你认为合适试剂是______(填编号),反应中I-转化为I2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C中使用的起到分离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使用该仪器时,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查资料后发现CCl4有毒,提议用乙醇代替,请判断该提议是否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的分离】得到含I2的CCl4溶液后,利用右图装置进行碘的提取并回收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