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②,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10.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11.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12.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分)

  (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6分)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4分)

  13.(1)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6 分。"诬已""引过""为死""就法""活"各1分,句意1分)

  (2)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4分。"搢绅之士""靡""咨嗟叹服"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元孚,字秀和,年轻时有美好的声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