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紧接着问学生: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那么这三个量之间还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思考下面的题。
课件出示:
1.小明人步行的速度是8千米/小时,走了24千米,小明走了几小时?
2.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了540千米,求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要求学生自由读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独立解答后并反馈,教师适时板书,(24÷8=3(小时),540÷6=90(千米/小时),针对练习题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速度单位的规范书写。学生观察算式并总结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这里提供充分的素材,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迁移的方法,利用关系式求出了时间,求出了速度,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关系式,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通过前面的学与练,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到底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设计了三层练习。
第一层: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速度的含义,速度的写法和读法。
课件出示:"猜谜语"
猎豹、每小时跑110千米,可以写作: 读作:
蝴蝶飞行速度每分钟500米,可以写作: 读作:
兔子每小时奔跑36千米,可写作: 读作:
第二层:综合训练 。通过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从而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的系统性,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着解决问题的乐趣。
("我会闯关"
第一关:小小法官
1.小强1分钟打字108个,这句话表示小强打字的速度( )
2.红红平均每分钟折12架飞机,可以写作12/分( )
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