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第1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的形成等史实;分析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了解曹操、诸葛亮的有关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战役胜败原因得分析,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和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与趋势;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只是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词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啊!"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一部《三国》,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让曹操的"奸"、诸葛亮的"神"、关羽的"仪"根植于百姓心中。但文学终究不是历史,请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东汉末年,拨开岁月的尘埃,还原历史的真面目吧!

板书课题:20 三国鼎立

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六王毕 四海一"顺应了民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谁能脱颖而出成为一方霸主?

(让学生阅读"官渡之战"一节〔从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五个方面分析战争〕)

一、官渡之战

师:一场"官渡之战"让曹操名扬天下,只有3万兵力的曹操为什么能打败拥兵10万的袁绍?

讨论归纳:袁绍虽人多势众,但他为人刚愎自用,治军不严,而且心胸狭隘,遇事优柔寡断,军队战斗力不强;而袁绍的短处恰恰是曹操的长处,他重用人才,且治军严明。

师:胜利后的曹操在班师回朝途中,意气风发挥笔写下了《龟虽寿》。(让学生齐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充分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豪迈气势。)

师:"官渡之战"曹军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那么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讨论归纳: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用人上:"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