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第1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并能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表格的形式归类学习同类人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养成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理由: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从战国开始,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儒学基本处于独尊的地位;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教学难点: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主张。

  

  理由:对于初一的学生,通过学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进而形成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哲学观点的初步认识是不容易的。另外,诸子百家的言论都是古汉语,对初中生来说较为难懂。即使课本上出现的简单言论,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识读障碍和分析障碍。

  

  三、教学策略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即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体验诸子思想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可选)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