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复习学案(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高二历史复习学案(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第1页

高二历史复习学案(7):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授课时间 课时 1 主备人 内容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克里米亚战争对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课前诊断】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w.w.w.302edu.c.o.m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4.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9、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

A.(1)(2)(3) B.(2)(3)(4) C.(1)(3)(4) D.(1)(2)(3)(4)

【知识疏理】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经济上: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w.w.w.302edu.c.o.m

政治上: 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工农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思想上: 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军事上: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二、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1、时间: 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2、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在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

4、评价: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1)进步性

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2)局限性 (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

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 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使俄国专制制度逐渐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经济近代化w.w.w.302edu.c.o.m

表现:

工业: 19世纪末,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纺织业最为发达、20C石油初第一、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工业产量迅速增长

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P84-85)

原因:

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借鉴西欧技术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3、政治近代化

(1)政治体制: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富裕资阶和贵族地主包办)

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议会)自治局

(2)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旧日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5、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注意: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2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6分)

(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6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4分)

参考答案:w.w.w.302edu.c.o.m

(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手指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巩固练习】

1、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①封建地主阶级 ②农奴 ③自由农民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4、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5、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 D. 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

6、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 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7、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w.w.w.302edu.c.o.m

 A.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 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9、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 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 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10、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A.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 分布不平衡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