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
课题:气 温 课型: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气温。2、知道测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并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知道温度计在百叶箱中测量的好处 3、、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过程、方法目标:1、在讨论、分析生活现象到能感悟到天气和气候、气温的关系。 2、在实验观测过程中对数据能分析、整理和比较,发现科学道理。 情感、价值目标:验到关注生活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性。 教学重点:天气的要素、观测气温、测量气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天气的概念、如何观测气温是科学的。 教学准备:课件、温度计、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承接:我们生活在大气哪一层的下面呢?----对流层,其强烈的大气对流运动,会产生什么
影响呢?结果就有了又复杂且多变的天气现象。
引述:天气一词我们非常熟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上学、旅游、出海、飞机、劳作等,我们都会关注这一天的天气如何?那么大家说今天天气不错呢?还是糟糕?理由?那么刚才所设计到的都是天气哪一块"内容"或者说"环节"呢?(气温、有否下雨、风力、风向、打雷等)相信学了今天这一节课后同学对什么是天气,有什么内容以及对如何观测气温将有更科学的认识,说不定今后会有关注到喜欢气象学,甚至今后从事这个职业,为我们大家服务呢!
二、新课:
(一)天气:
聆听:一段天气预报的内容,找出天气的内容也就是主要的要素。
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依学生程度对湿度、风和气压做一下解释)这一些要素的变化情况就构成了短时间里的天气现象,比如刮风、打雷等,那么什么叫天气呢?科学定义?
概念:(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天气的要素角度出发来定义)一个地区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天气!
说明:短时间不能从一个季节来看,是短暂的天数来衡量的。(天气和气候因学生情况来考虑深入程度)天气和天气现象的区分,一个个状况就是一种种天气现象,比如低温、下雨、打雷等,见书本图2-6、2-7。
游戏:游戏中感悟和判断,学生来模仿天气预报,只报一种天气要素现象,让学生来判断是哪一个要素?
叙述:虽然天气预报部门给予了较准确的天气变化状况,但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行为对天气变化做判断的,大家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吗?
讨论:蜻蜓低飞、蚂蚁搬家、龟背湿润预示着什么天气现象呢?由于气压低、湿度大的天气下,蜻蜓的翅变软而飞得很低,天要下雨了;而蚂蚁搬家预示天气要便坏等。
燕子低飞――天将雨
蜻蜓成群低飞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蛤蟆叫,大雨不久要来到
燕子傍水飞,下雨风发威,燕子飞水里,下雨隔不远
说明了许多动物的行为都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讨论: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的?见书本58页。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和特征。
(对于气候情况的词语可以找到地方进行对应)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二)气温:
引述: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认识天气第一要素(基本要素)---气温。
概念:气温:空气的温度(反映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思考:测量气温的工具?度量单位?气象站如何测量气温的?
温度计(℃)
阅读:书本59页第二自然段。
介绍: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着。
(1)普通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它是由球部、套管、白瓷板及顶部所组成的水银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而且在气象站用一对规格相同的普通温度计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湿度是由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查表得到的)
(2)最高温度计,用于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高气温,为了防止重力作用,最高温度计水平放置。
(3)最低温度计,用于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低温度。
现象: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百叶箱内,你知道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吗?
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预测:先听取学生的猜想,给予鼓励。
实验:书本59的实验活动,如果条件受限制的话,可以改变操作环境。
在教室的走廊边观测。把一支温度计置于阳光直射下,另一支置于走廊的阴影下观测。气温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两次观测的时间应有5-10分钟的间隔。(如果是阴雨天,两支温度计的观测数据差异将很不明显)
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交流反馈科学道理。
结论: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要低;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受外界无关因素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延伸:百叶箱为什么放在离地1.5米,朝北的地方呢?
1.5米:受地面温度影响较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朝北:不会受太阳直射,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思考:为什么夏天在室外我们感受到的气温比预报的要高呢?
拓展:课外实验,试一试, 同一时间,测一测气温:水泥地上的温度,草丛中的温度,太阳底下的温度等.
继续:探究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加以验证。(用连续观测的方法得出晴天的观测效果比阴雨天好,鼓励学生去尝试做一下)
结论: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三)气温对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交流:让学生多讲,可以参考书本。
1、对生物的影响:如:气温升高,狗的呼吸加快;蜗牛的夏昵;海参、龟夏眠、蛇、蛙、熊等的冬眠,鳄鱼的卵在高温孵出的是雄的,在低温孵出是雌的。
2、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影响:读图2-11,人类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22℃,表现在35℃的气温下人感到炎热难耐,0℃气温下有寒冷感;低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影响航运。
附加补充:某些特殊的天气会打破空气中正负离子的平衡,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产生难以自控的行为;气温高于18度,人脑思维敏捷,35度以上,人脑会感到疲劳,温度太低,人脑虽清醒,但工作效率不高;人们的心情与天气也有关。晴天心情好,阴雨天心情不好,主要光线的关系影响到人体内一些激素的分泌量,导致人出现情绪波动。
读图:世界、中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地方。
讨论:出谋划策:家庭比较科学有效的抗高温和低温的方法?
探讨:高温和严寒的危害?防御措施?(重在学生能交流,也可以当作家庭任务再去调查和了解)
三、结课:以学生谈感受、收获和质疑为主,教师点拨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