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和技能: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和形象比喻,使学生能识别和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 教学重点:(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 教学媒体: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细胞内部就是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内有许多忙碌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它们统称为细胞器。请同学看P44图3-11、12,这上面有多少细胞器?哪些是动植物都具有的?哪些是动物或者植物特有的?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 1. 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
出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介绍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问:二者共同具有什么结构?特有的是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明确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特有的是中心体。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 线粒体:
问1:怎样识别线粒体?
问2:飞翔的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多,还有精子尾部基端等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较多,大家分析一下线粒体可能有什么功能?
引导,
线粒体怎样提供能量?
引导学生平时的经验,燃烧能释放能量,实际上就是氧化分解,线粒体就是通过细胞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我们称有氧呼吸。
由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95%来自线粒体,所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学生观察图回答。
明确内腔有折叠。
学生思考分析。
学生得出结论:提供能量,是"动力车间"。 因为第四章讲呼吸作用时,要讲其结构,这里只介绍其功能和怎样识别即可。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