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登高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登高 教案2第1页

登 高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景描述: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古代,人们更愿意登高望远,饮酒作赋,也许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吧。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偊偊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2.这个老人是谁呀?

......

是杜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的"登高"。

二.朗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