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_(历年高考题目)
氮及其化合物_(历年高考题目)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

历年高考题(一)

1.(2012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2. (2012福建卷)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3.(2010全国卷)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

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A.1:2 B.2:3 C.3:1 D.5:3

4.(2010全国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5.(2009年宁夏理综)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2O2 C.N2O D.N2O4

1 2 3 4 5

6.(2009年海南)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 ;

  (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 ;

(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答2项)。

氮及其化合物

历年高考题(二)

1.(08上海卷)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面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A.闪电 B.电解饱和食盐水车间 C.根瘤 D.合成氨车间

2.(08海南卷)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

3.(07四川卷)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 60 mL B. 45 mL C. 30 mL D. 15 mL

4.(07江苏卷)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3HNCO; 8HNCO+6NO2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1 2 3 4

5.(07上海卷)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 、_______ 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