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美学心解
李渔美学心解封面图

李渔美学心解

杜书瀛,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李渔美学的主要思想,约25万字,分为序篇?鸟瞰李渔和戏曲篇、园林篇、诗词篇、服饰篇、仪容篇、饮食篇、花木篇、颐养篇共八章,每章又分若干节,笔调轻松,可读性强。作者是研究李渔美学的专家。本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李渔美学的主要思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并对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发掘。是一部雅俗共赏而又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书籍目录:

李渔美学的个性解读

序篇 鸟瞰李渔

《闲情偶寄》:一部美学小百科

闲情闲事与杂家魅力

须特别重视李渔戏曲美学的突破性贡献

略窥李渔的世界观

李渔美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余论:“性灵”小品的传统

第一章 戏曲篇

笠翁曲论:一个时代的高峰

“登场之道”

若论“优人搬弄”,李渔在金圣叹之上

传奇之本性:既“虚”又“实”

表现“人情物理”

“情真则文至矣”

李渔美学的个性解读

序篇  鸟瞰李渔

《闲情偶寄》:一部美学小百科

闲情闲事与杂家魅力

须特别重视李渔戏曲美学的突破性贡献

略窥李渔的世界观

李渔美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余论:“性灵”小品的传统

第一章  戏曲篇

笠翁曲论:一个时代的高峰

“登场之道”

若论“优人搬弄”,李渔在金圣叹之上

传奇之本性:既“虚”又“实”

表现“人情物理”

“情真则文至矣”

说文德

说神思

说“结构”

立主脑与减头绪

密针线

中西戏剧结构之比较

脱窠臼,倡尖新

“把我掰碎了成你”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

“机趣”:智慧的笑

“繁”与“简”

说“务头”

“说何人,肖何人”

“戏曲”中之“宾白”

戴着镣铐的跳舞

残忍的美

“有口”与“无口”,“死音”与“活曲”

科诨非小道

中西音乐:一个外行人的外行话

导演艺术:二度创作

“取材”与“正音”

文化

第二章  园林篇

题记

李渔称“置造园亭”乃其“绝技”之一

贵在独创

因地制宜

组织空间  创造空间

窗栏:李渔与宗白华之比较

墙壁

借景

“磊石成山”别是一种学问

从石壁之妙说到园林山石的多样化审美形态

园林与楹联

器玩和日常用品之美

第三章 诗词篇

第四章 服饰篇

第五章 仪容篇

第六章 饮馔篇

第七章 花木篇

第八章 颐养篇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论述了李渔美学的主要思想,资料求翔实,论述求严谨,笔调求轻松活泼。作者对李渔美学作出一些新判断,提出一些新观点:强调《闲情偶’寄》是一部“美学小百科”。.指出李渔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美学大师”,其论美食、论花木、论器玩、论修容(化妆)、论颐养等等,观点新颖而精辟,在中国古代无人过其右,堪称“第一把手”。

  对学界以往很少论述的李渔诗词类学(主要是其《窥词管见》)进行详细论述,指出“《窥词管见》较之前辈论著,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深入、。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在他同时代的许多词话中,《窥词管见》也是理论色彩比较浓厚、系统性比较强的作品”。

  强调李渔曲论的突破性贡献在于张扬和推进两个“转变”:从抒情中心向叙事中心转变;从案头性向舞台性转变。
  强调《闲情偶寄》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倡导“不拘成见”、“出自己裁”,重视艺术意境和韵味,提倡虚实结合、时空浑然一体,揭示“借景”的意义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渔美学心解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3587
如需购买下载《李渔美学心解》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李渔美学心解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3-092 的主题关于 李渔(1611~约1679)-美学思想-思想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