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80.0
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学生们在大量阅读和品鉴中外艺术家作品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后,再从自然的选择中、自己创构的作品中和艺术“线相”的精神中,通过构思、延展和相互转换,最后呈现出自己心中的“品物”造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展现出每位同学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知识背景、成长履历而激发出的个性和批判立场,因应事物的独特角度,并形成问题意识、分析、推演、嬗变个中的因果关系,制定、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技艺,达到物化的再生与升华。整个过程带有学院烙印,以及对“品物”线性的动态诠释。
序
序一 许江
序二 龙翔
序三 刘永刚
课程教案
授课单元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内容
《品物》作业与作品
单元小结
示范作品
《共生》
《织》
《结之五》
《道口》
《听妈妈的话》
《家庭》
《壶神》
《1300摄氏度》
《永字八法》
《对歌》
《象形系列4》
《对视重生》
院系领导视察教学
导师授课
学生创作
学生作品
周琛
杨卓
王明狄
王荣
褚煦
夏侯骏今
卢江南
石冰
吴建楠
王冠山
齐萌
李飞
徐侃
刘菜
李伟
杜三川
易平凡
李亚男
郭艺文
王闽南
……
文章
后记
《品物·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材料创作教学:“线相”雕塑创构》收列了材料实践课程中同学们的读物、“品物”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同学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知识背景、成长履历而激发出的个性和批判立场,因应事物的独特视角,并形成问题意识,分析、推演、嬗变个中的因果关系,制定、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技艺,达到物化的再生与升华。整个过程无不带有学院烙印,以及对“品物”线性的动态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