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6.0
自20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概念以来,很多学者针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内容、类型、模型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90年代后,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制度变迁”再一次掀起对“学习”概念的讨论……作者认为,应从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领导者需开放心智模式,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并应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地通过学习型组织来提升组织学习并达到制度创新。
第1章 导论
1.1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制度创新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制度创新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分析
1.3.2 定量研究
1.3.3 文献回顾法
1.4 知识创新
第2章 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与制度创新概念的界定
2.1 学习型组织概念界定
2.2 组织学习概念界定
2.3 制度创新概念界定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
3.1.1 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
3.1.2 学习网络理论
3.2 组织学习相关理论
3.2.1 适应性、创造性组织学习理论
3.2.2 复杂性组织学习理论
3.2.3 组织学习过程模型
3.3 制度创新理论
3.3.1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3.3.2 制度创新的复杂性理论
第4章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制度创新间的关系
4.1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的相关性
4.2 学习型组织与变化适应性、创新、组织绩效间的相关性
4.3 组织学习与制度创新间的相关性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及过程
5.1 研究框架及叙述统计
5.1.1 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流程图
5.1.2 研究工具
5.1.3 构面介绍
5.1.4 研究问题的操作化定义
5.1.5 基本叙述统计
5.1.6 信度及效度分析
5.2 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特征分析
5.2.1 学习型组织构面差异分析
5.2.2 组织学习构面差异分析
5.2.3 制度创新构面差异分析
5.3 因子分析
5.3.1 因子分析简介
5.3.2 学习型组织构面的因子分析
5.3.3 组织学习构面的因子分析
5.3.4 制度创新构面的因子分析
5.4 典型相关分析
5.4.1 典型相关分析简介
5.4.2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构面的典型相关分析
5.4.3 学习型组织与制度创新构面的典型相关分析
5.4.4 组织学习与制度创新构面的典型相关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1.1 本研究整体构面的相关关系
6.1.2 细部构面的差异分析
6.2 本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6.2.1 本研究的贡献
6.2.2 本研究的不足
6.3 政策建议
6.3.1 北京市学习型组织现状描述
6.3.2 对北京市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刘洋所著的《论以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的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在国内外组织创新的文献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选题意义、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第二章在系统研究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的概念。
第三章在前两章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他相关理论,如适应性、创造性组织学习理论、复杂性组织学习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复杂性制度创新理论和学习网络理论。
第四章简要地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命题假设,假设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与制度创新、学习型组织与制度创新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第五章阐释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框架以及调查分析方法。在描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并简要介绍因子分析方法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前,首先对本研究所采用题项进行了信度及效度检验,对题项界定并且操作化以便特征分析、因子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依次进行。在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后,从整体构面及细部构面分别对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制度创新在组织规模及组织成员人数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及相关性进行研究。而后,对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进行因子分析,提出题项的数据所反映的公因子。随后对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两两典型相关分析,检验了第四章所提出的命题假设并做出结论。
第六章为本书的结论部分,从整体构面和细部构面总结,从第五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组织性质在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及制度创新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成员的人数与学习型组织及组织学习无相关性,成员的人数与制度创新存在着相关性,并呈正相关。在得出结论后,阐释了本书的不足之处,并对现有的北京市学习型组织构建提供政策性建议。应从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领导者需要开放心智模式,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并应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地通过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并达到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