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9.0
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经济的贫困而走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组织是如何创新的?在传统经济学解决创新理论不足的情况下,法律能为此做些什么?在《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穷做些什么?》这本书中,作者集中回答了以上问题。本书的核心观点是:1、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持续发展源自企业家们主导的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2、实施创新就要面临创新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他们一方拥有点子,另一方则拥有资本(“双边信任之结”);3、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有赖于法律。本书既避免使用经济学上的深奥术语,又力图回避了法律的复杂技术,再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使得任何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普通读者通过阅读此书都能理解法经济学的奥妙之处。本书已经有多个出版社与版权所有者洽谈中文版权,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推荐本书,经与本书译者联系,决定优先在北大出版社引进出版。
第一章 谈的就是经济人们渴望更多的财富,理解法律怎样能带给他们更多财富是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我们将解释良法如何激励创新、增加国民财富,而非解释人们应该如何使用财富。因而,要设计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就应当以财富最大化——而非提升品位、增进幸福——作为主要目标。第二章 世界经济的前景讨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法律制度之前,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各国的不同发展轨迹,这些兴衰起伏的模式能为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法律基础提供背景知识。第三章 发展的要诀:双边信任困境将新点子与资本相结合是经济创新的直接动因。在商业活动中将两者合二为一需要财产法、合同法和商法。当法律、司法系统和官僚体系有所改进,更多的点子就得以与更多的资本结合起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更快。第四章 创造还是攫取人们追求财富可以靠创造,也可以靠攫取。如果人们主要靠攫取来获得财富,他们就会将精力投入到攫取他人的创造成果和保护自身取得的财产上来。他们会通过自求富裕而令国家陷入贫困。第五章 创新的产权原理当创新者能够保留住其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之时,贪婪就会战胜畏惧,于是,企业家在为自身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带动国家走向富裕。第六章 财产法:我造故我有
第一章 谈的就是经济人们渴望更多的财富,理解法律怎样能带给他们更多财富是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我们将解释良法如何激励创新、增加国民财富,而非解释人们应该如何使用财富。因而,要设计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就应当以财富最大化——而非提升品位、增进幸福——作为主要目标。第二章 世界经济的前景讨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法律制度之前,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各国的不同发展轨迹,这些兴衰起伏的模式能为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法律基础提供背景知识。第三章 发展的要诀:双边信任困境将新点子与资本相结合是经济创新的直接动因。在商业活动中将两者合二为一需要财产法、合同法和商法。当法律、司法系统和官僚体系有所改进,更多的点子就得以与更多的资本结合起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更快。第四章 创造还是攫取人们追求财富可以靠创造,也可以靠攫取。如果人们主要靠攫取来获得财富,他们就会将精力投入到攫取他人的创造成果和保护自身取得的财产上来。他们会通过自求富裕而令国家陷入贫困。第五章 创新的产权原理当创新者能够保留住其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之时,贪婪就会战胜畏惧,于是,企业家在为自身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带动国家走向富裕。第六章 财产法:我造故我有如果违法占地者的产权得到保障,他们就会改良不动产;如果经理人拥有企业,他们就会促进企业发展;如果创新者能够取得发明专利,他们就会专心创新。对于不动产、组织和发明而言,财产法为投资、借贷、买卖提供了基础。第七章 合同法:一诺千金创造财富者需要与不同的人协调行动。法律应当帮助人们作出言行一致的保证。如果这一原理得以实践,人们就能彼此信赖,合作共事——即便涉及金钱利益。第八章 金融与银行法:尊重信贷要创新,就要让金钱与点子像所罗门之结一样结合起来。金钱从储蓄者流向投资者,大多要经过金融中介。不同的金融机构解决创新中的双边信任困境的方法各不相同,不过,但凡借款人要向贷款人借钱,就必须履行还款的承诺。第九章 公司法:为秘密融资公司是结合资本和点子的最佳组织形式。在合适的环境下,公司能保有商业秘密并运用投资者的资金发展创新。一项成功的创新会在某一阶段产生出超常利润。这些企业利润可回报创新者,并推动经济增长。第十章 破产法:坚持还是放弃最美的青春终将逝去,大多数活力无限的公司也会死亡。当公司死亡之时,有效的破产法应当如何重组它的财产?为了加速创新,资本必须从失败者那里迅速再循环到成功者那里。第十一章 腐败:毁基之蠹贿赂是削弱经济的毁基之蠹。为了防止腐败,法律和政策应加剧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天生的猜疑,一个特别的方法就是对一方提供让另一方定罪的信息的行为加以奖励。第十二章 事故责任法:贫困是危险的在贫困国家,生命更容易遭遇危险。赔偿责任法在贫困国家对于阻吓事故发生的作用相对较小:其一,非正规部门的加害者无法支付判决所确定的赔偿;其二,贫困的事故受害人无法向律师付费去起诉他们的加害人。为缓解这一问题,贫困国家应该更多依赖监管,更少依赖赔偿责任法来控制事故的发生。第十三章 学术混客与过时经济学家错误的发展理论会削弱经济,有时还会害死民众。晚近的历史表明,市场自由化只能在具备有效私法和商事法的国家中引发增长。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作用是为市场建立法律根基。在具有法律根基的地方,自由化将促进创新。第十四章 多数如何战胜少数受益于经济增长的多数人一般能战胜受损的少数人。有三个原则可以为激活对推动增长型改革的支持和平息对它的反对提供指南。第十五章 结论:将自由付诸法制让国家摆脱贫困,没有别的事物比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更为关键。而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动因就是经济自由的“法制化”。如果大多数人能认识到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财富经1个世纪就将增加近1400倍,那么他们制定增长所需法律的愿望必将不可抗拒。翻译术语英中文对照索引
持续的经济发展有赖于创新——无论这种创新是源自硅谷的尖端软件,还是源自四川的改良组装流水线,或是一个面向斯威士兰皮革的出口新市场。创新需要资金,而资金需求又引发信任问题:创新者需要放心地将自己的点子透露给投资者,而投资者则需要放心地把自己的钱交托给创新者。罗伯特·库特与汉斯-伯恩特·谢弗将此称为“发展的双边信任困境”。这种困境在欠发达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些国家由于无力从困境中走出来而陷入经济发展停滞。 在本书中,库特与谢弗提出了一项经济发展的法律理论,详细论述了有效的财产、合同与商事法律如何促成资本与点子的结合。同时,他们也说明了无效的私法及商事法怎样成为今日世界国家贫困的根源。离开激励创新与创业的法律制度,意图刺激经济发展的其他努力都注定会失败。
没有法治,就没有未来 没有创新,经济就无法长盛不衰 没有信任,创新就无法蓬勃发展 没有法治,信任就无法滋生壮大 法治能在国家与人民之间、创新者与投资者之间建立象征信任与永恒的所罗门之结 一旦缺少法治 国家就可以掠夺私人企业或者对它们重税盘剥 黑帮与恶棍就可以从财富创造者那里攫取财富 公司内部人士也可以偷盗公司的资金与点子 …… 探求神奇的所罗门之结 理解法律与国家繁荣的奥秘 发现中国法治与经济改革的未来之路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所罗门之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244562 如需购买下载《所罗门之结》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1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所罗门之结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2.290.4 的主题关于 发展中国家-经济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