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5.0
本书属于陈桂生教授“三大教育原理”之一,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Ⅰ 教育组织
前言
1 教育的简单要素
引言:“教育的简单要素”问题
一 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二 教育过程演变逻辑的展开
2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一 教育中“人”的发现
二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属性
3 “教育资料”的分解
引言:“教育资料”问题
一 分解“教育资料”的视角
二 “教育资料”的构成
三 “教育资料”:人类教育文明的“测量器”
四 从“文化资料”到“教育资料”
五 驾驭“教育资料”的主体
4 教育过程与教育实体
引言:“教育组织”问题
一 教育形态的形成与教育实体的产生
二 “学校”的出现
三 教育过程结构性的变化
四 教育实体内部结构的变化
五 当代关于“学校教育”的反思
5 学校系统
引言:“制度化教育”问题
一 各级学校系统发生的路线
二 各类学校系统的形成
三 教育系统对教育实体、教育过程的影响
四 教育组织演变的趋势
五 “制度化教育”在中国
[后记一]
Ⅱ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
前言
1 教育与传播媒介
引言:传播媒介在教育上的意义
……
Ⅲ 教育价值诸问题
Ⅳ 中国当代教育取向
余论
第二版跋 教育理论“专业性”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目录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不同于应用学科。惟其如此,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大夏书系·陈桂生教育学文丛:教育原理(第3版)》框架:
第Ⅰ编: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
第Ⅱ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
第Ⅲ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
第Ⅳ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在本书修订中,增添了各编后记和余论中的教育诸问题分析。
“学生对本书的阅读障碍在于:不熟悉书中援引的大量背景材料。尤其是作者理论思考的方式、考察问题的视角,同学员习惯了的思维定势,颇多撞击。而作者的‘优点’在其别一面,也正是其缺陷所在——正如迪尔登所说:在批评者看来,‘理论家’不过是些徒步奔走的笨蛋。走得太快,以致人们实际上无法看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