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50.0
本书介绍了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BMP已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脊柱融合,新鲜骨折,骨不连等一些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安全性及费用高等局限性又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不仅人工重组的各型BMP相继问世,而且基因疗法也正成为研究热潮。
第一章 骨形态发生蛋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BMP的生物学特性
一、结构特点
二、理化性质
三、BMP家族
四、BMP的受体
五、BMP受体-配体作用方式
第三节 BMP的成骨机制
一、BMP与骨诱导
二、BMP成骨作用的细胞机制
第四节 BMP成骨的信号通路
一、Smads家族
二、依赖Smads的BMP信号传导系统
三、非依赖Smads的BMP信号传导系统
四、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
第五节 BMP的载体缓释系统
一、无机盐类
二、高分子聚合物
三、天然高分子材料
四、其他材料
第六节 BMP的临床应用
一、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二、新鲜骨折
三、脊柱融合
四、骨缺损
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六、基因治疗
第七节 BMP的局限性
第二章 转化生长因子
第一节 概述
……
《骨生长因子》共10章,主要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及各骨生长因子联合应用等内容。对各骨生长因子的形成、作用、特点及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骨生长因子》对各骨生长因子间的互相作用及协同机制,在骨愈合不同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与总结。《骨生长因子》可供从事骨科研究的学者及骨科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