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罗康隆,侗族,吉首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目标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对的生态问题。本文以侗族的生计方式为研究对象,力图证明民族文化对所处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鲜明的能动性。同时指出,人类的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成为地球上每个成员共同关注和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立足于侗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从侗族的传统生计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水资源的储存,以及对资源的均衡利用而达成的生态安全,去揭示生态安全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以获得对人类生态安全的正确理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化对生态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第三节 文化制衡与生物制衡中的族群生计
第二章 生态环境的改性与侗族传统生计的嬗变历程
第一节 侗族先民百越族群的滨水渔猎文化
第二节 滨水渔猎文化向低山丛林狩猎一采集文化的转型
第三节 低山丛林狩猎一采集文化向湿地游耕文化的转型
第四节 山地与坝区林粮兼营的农耕文化
第三章 稻鱼鸭共生的稻作农业
第一节 山地泽生生态系统的文化构筑
第二节 稻鸭鱼共生结构的生计资源配置
第三节 侗族社区传统糯稻的民间保存
第四节 传统珍稀糯稻丢失的文化思考
第四章 生计方式的积累创新与优化配置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经验积累
第二节 生计方式的适应性创新
第三节 生计方式的优化配置
第五章 社区生计安全的生态保障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是生计安全的前提
第二节 水土资源储存是生计安全的基础
第三节 资源均衡利用是生计安全的结果
第六章 社区生计安全的文化支撑
第一节 生计安全的生存权利
第二节 生计安全的社会保障
第三节 生计安全的社区规则
第四节 款约与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和谐运行
第七章 传统生计方式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经济总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里
第二节 生计理性与文化选择
第三节 生计实践中的文化逻辑
结语:选择了一种生计方式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后记
生态人类学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
人类的生存一直同邻近的土地、气候、植物以及动物种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其产生影响。环境因素亦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生态人类学试图探讨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生态人类学希望对人类社会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作出唯物的说明。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生态人类学研究丛书 | ||
9787105104352 《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民族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500 |
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是民族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7.2 的主题关于 侗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