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封面图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

包晓雯, 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出发,以产业结构演变、新产业区以及CBD理论为支撑,诠释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布局规律。本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理论部分在对产业结构演替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重点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四节 本书内容和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二节 新产业区理论

第三节 CBD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四节  本书内容和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二节  新产业区理论

第三节  CBD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上海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

第四节  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上海市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第三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城区型/城郊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城区型案例: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

第二节  城郊型: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

第三节  本章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知识、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速,优化配置力度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服务化趋势明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不仅在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上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整体水平也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目前,我国已经步人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升级的新阶段,服务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服务业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的总体奋斗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上海是全国最早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对上海而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上海落实“四个中心”建设和“两个优先”战略方针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在《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纲要》中明确了“要结合区位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任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成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什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它是偶然的现象还是城市功能升级的必然结果?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它的理论依据何在?实践操作的步骤和规划方案如何确定?这些都是摆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问题。

    包晓雯的这本《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以上海为例》从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出发,以产业结构演变、新产业区以及CBD理论为支撑,诠释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布局规律,为丰富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推进其理论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以上海为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由第一、二、三章组成,这部分在对产业结构演替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证篇,由第四、五、六、七章组成,重点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空问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笔者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产业区,具有都市性、创新性、知识密集性等特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区域经济由工业化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第二,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当地市民的素质普遍较高。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受内生、外生要素的共同影响。内生要素是产业区内服务业企业对知识、信息、技术扩散和共享的要求,外生要素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区域品牌效应等。笔者认为: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多来自于服务企业的集体行为,主要动力来自于企业、来自于基层,其形成过程具有“自下而上”的特征,内生要素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在我国,政府行为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集聚区形成过程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外生要素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集聚和分散是现代服务业活动空间分布的两种基本模式。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从空间布局来看,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集中一分散一集中式分散的发展过程,现代服务活动首先主要集中在中央商务区(CBD),然后开始向郊区分散,最后又在大都市区域内的特殊节点上重新集聚。在大都市发展的初期,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CBD,呈现核心布局的形态。尔后,随着大都市的发展和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由单核心结构开始向多核心结构演变。虽然CBD始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地域,但其功能越来越高级,越来越专业。在市内的其他地方和近郊,受CBD服务功能扩散的影响,也开始出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在本书的实证研究部分,笔者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在发达国家,CBD始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区域,其空间结构早期为单核心结构,后期发展为多核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受政府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影响,服务业集聚区一开始就呈现出多核心的空间结构。从地域分工来看,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功能的空间差异明显:依托中心城CBD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了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付租能力较强的行业,郊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位于交通干道及交会点附近,其产业功能包括综合中心和专业化办公区两种类型。而我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地域功能分工不甚明晰:中心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仅包括市级的CBD,还包括区级的商务中心,并且各集聚区内多种产业功能类型交错混杂,缺乏西方CBD的产业专业性、指向性。在近郊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专业化较为明显,与西方近郊综合中心差别较大。此外,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地域产业分工发育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速度较慢。

编辑推荐:

        包晓雯的这本《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以上海为例》从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出发,以产业结构演变、新产业区以及CBD理论为支撑,诠释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布局规律。本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理论部分在对产业结构演替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重点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2129676
如需购买下载《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719 的主题关于 大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