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碎梦
70后的碎梦封面图

70后的碎梦

徐志频, 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带有浓厚回忆与反思色彩的纪实文学集,全书以生于七十年代的一代人的成长和心态为主线,概括表现了一代人命运中的奋斗,曲折与无奈。

书籍目录:

记者的话看,1970年代人!

第一章.怀旧

“70后”的青春回忆

“70后”的出生与年代

“70后”的“独家人物”

一、“摇滚之父”崔健

二、“冷酷偶像”高仓健

三、“音乐教父”罗大佑

四、“流浪才女”三毛

五、“至尊大侠”金庸

六、“纯情诗人”汪国真

七、“爱情童话”琼瑶

“70后”的“十大经典”

一、十大经典.校园

二、十大经典.图书

三、十大经典.影视

四、十大经典.美食

五、十大经典.游戏

六、十大经典.玩物

第二章.经历

“70后”的高考噩梦

楔子

一、更早“三重门”

二、语数“两重天”

三、预演“一荒唐”

四、夫战“一而竭”

五、遭遇“鸟评说”

六、回炉“新知青”

七、“高四”“大观园”

八、考场“恩怨幻”

九、落榜“离家恨”

十、深圳“最底层”

十一、回炉“三点武”

十二、真实“三重门”

十三、再见“蒋多多”

十四、高考“圈套门”

尾声

“70后”的记者碎梦

一、两次死里逃生梦

二、第一次的荒唐与冒失

三、实习生惊动市政府

四、初出茅庐,偶然接偶然

五、理想、现实及奋斗

六、梦老时分

七、结末四句话

“70后”的“父子战争”

一、深夜见鬼骇父亲

二、被“打大”的童年

三、崇拜征服了少年

四、合作、反抗及挑战

五、父子与死神对话

六、埋葬父亲的命运

第三章.评说

“70后”的身后

一、“80后”来了,“70后”老了?

二、“70后”与“80后”交往

三、别叫“90后”“脑残族”

“70后”的命运

一、谁是“70后”?

二、身处夹缝

三、跟上时代

四、怀旧根源

五、何去何从?

六、明天在哪里?

后记

前言

70年代人曾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如今却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80后”、“90后”在舞台上张扬。面对不断冒出的新人,他们心态整体上有了衰老感,文化生活习惯上出现了断裂感。

作为一本“写给被遗忘一代人”的书,著名记者徐志频写的《“70后”的碎梦一代人的心灵史》,从这个年代人四个关键人生转折点心路的纯、父子的情、高考的苦、工作的忧入手,以个体带出群体,写出了一代人成长与成熟中的曲折、陡转、忧伤、无奈。作者用明快的笔调,借跌宕起伏的故事,写生活的欺骗与迷惘,生命的欢欣与忧愁,勾勒出了70年代人共同经历里灵魂的颤动,同电影《孔雀》一样在平静中触动人心。

70年代人群体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身上,既有60年代人的传统,也有80年代人的现代。这一代人,出生靠前的,如今不少已成领导决策人物;出生靠后的,也开始被“80后”称为“老同志”了。

社会在飞速向前,观念在时刻刷新,70年代人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也处在观念的是非中间,分界线开始前所未有的模糊,竟然也逐渐接受了很多原来不认可甚至所不齿的主张:以为婚外情、一夜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以为贪官有时其实也值得同情;以为人生有时无非就是笑笑别人,然后被别人笑笑。这一代人,顺风顺水时豪气干云,总想有多少宏图可以施展;一遭重击则心灰意冷,似乎一夜间顿悟人生真谛,心再无旁骛,人再无锐意。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文革”在记忆中只是个影子,没有“80后”彻底的“现代网络化”,也没有60年代人对动荡岁月的刻骨铭心。这一代人曾被社会抛到了波峰浪尖,成为社会聚光的焦点,但随后整体被社会遗忘。其兴起也忽,其消失也速,像“60后”与“80后”的时代黏合剂。进取、失落、得意、淡然,矛盾与回味,千种滋味在心头,这就是70年代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本书就是这样一部以个体带出群体的70年代人平凡生活的写真。作者的眼睛太锋利了,笔触太打动人心了,让人在文字里徜徉时不由自主深陷其中,强烈共振,感同身受。

但这一代人面对被动衰老与被遗忘的现实,并不是一味的接受与顺从,他们有自己反抗的方式。作者的生活积累丰富,语言表达流畅,将严肃、幽默、戏谑、反讽融于一体,浅白易懂,深入浅出,让人感觉到马克.吐温式的轻松。

这本书的一些故事章节,作者曾在天涯社区发表,引发了网友对高考制度利弊的大讨论。《深圳特区报》曾将楔子部分作为当年高考主题观点精彩推出,人民网率先报道后,全国众多网络媒体进行转载。

关于本书的写作动机,作者徐志频告诉记者,他受网上一句叹息激发才陡然冒出念头。那句话让他有本能想哭的冲动:“人到三十,父母老了,工作重了,爱情走了,婚姻来了,孩子来了,疾病来了,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应付不完的人,永远没时间去看望父母,没心情去呵护爱情。人过三十,很多东西输不起;人过三十,生不容易死不甘。”

这本书不是流水账式的回忆录,而是70年代人的心灵史。作者对70年代人前途与命运的分析,更让人耳目一新。

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70年代人是坚韧而孤独的一代。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致敬。

后记

几年下来,断断续续,时写时停。几次翻出初稿修改,将新的回忆、发现,一点一滴放进去。反反复复,精心锤炼,遂写成这本书。

有时写得真是极快,有时却改得极慢。一代人的记忆,大家都熟悉的生活,要真写到、写好、写成,是比口头不时冒出故事,脑海不断闪现灵感,还要难出许多的事。极慢正是因为,要写出70年代人一路走来的独特感受,写出那种“有时天晴有时雨”的生活味道,去真正挑出一代人来自骨子里的精神,写出那些掩抑的深度来,须得再完全沉到昨天去。我很庆幸几年前写下了初稿,若是放到今天全新下笔,好多感觉我已经写不出来。

生活依然继续,修改时,一字一句,有些细节,又开始陌生,这让我警醒。生活每天还在翻新,翻新的动力来自欲望,欲望跃跃欲试,分分秒秒,冲刺未来。怀旧追求的是情感,沉湎在过去。它不是欲望的朋友,而是敌人。怀旧是牵住欲望风筝的那根线。老子说:道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返)。欲望是逝,是远;怀旧是返,是道。返朴归真,是为了拨开今天,开始一代人的寻根之旅。

事实是,“70后”如今都在船上,在“逝”,在“远”:或乘风破浪,或风正帆悬,或摇摇晃晃。欲望的风帆,鼓起动力,开始起航;遥望港口,远不到怀旧时候。本书怀旧,是让我们一代人,在风高浪急中,在颠沛流离里,在无依无附下,在忘记昨天时,找到自己真正的根。人最大的恐惧,不是醒后无梦,而是自己一生无根无据,无依无凭,风吹浮萍,随意南北。

修改时,看过去的初稿,我有点脸红。那些率真到无遮掩的表达,不知道是否合适?我想大改,终于没有。人越活下去,就越多顾忌。作文是否需要顾忌?早年的率真,包括青涩,是否真就肤浅呢?我不能回答。在“五四”90周年时,我刚好34.5岁,可“青”可“中”,未到不惑,还不世故。

2009年,随着儿子出生,我的心态,开始隐约朝中年看过去。回头再看,我的妻子跟我经历完全不同。同生于70年代,类似的家庭,一样的成长,她全是顺境。小学毕业进了重点,初中毕业再进重点,高中毕业还上重点,大学毕业又是重点,硕士毕业,仍然读重点,读到博士,她还在重点。大一入党,硕士入学考分高出分数线50多分,博士入学考分高出分数线80多分,典型的“根正苗红”类,跟我完全相反。强烈的成长反差,让我从她身上一眼就发现中国教育病入骨髓的流弊。不可回避,她的许多知识,包括社会常识,在我面前形同于盲。

我曾与她专门做过智力比试,结果旗鼓相当。但她许多知识已记不全,而这些都是考试强记造成的后果,她的博士同学统一有个外号,叫“背多分”。就读书来说,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知识迁移、灵活运用能力。而一个人能否有大造化,决定性的因素,一是性格,二是习惯。如果假设,早年我跟她一样顺利,进到北大,30岁时博士毕业,我可能也成了个“背多分”。

但早年的高考于我们实在是个噩梦,就像今天还会偶尔在梦里焦躁做题。

我的许多朋友,都刚过或正在“奔三”。他们大致分两类:一是读书苗子,二是社会种子。当年我带他们成长,如今读书苗子大多博士毕业,做学问的已成学者,当官的已做处长;社会种子读书两眼一抹黑,但情商不错,智商不差,在社会上活动得风生水起,业绩颇佳,跟读书苗子形成鲜明对照。这两类朋友每被召聚会,便互相嘲笑,相互看不起。中国之内,极少“两头通”的人,像李敖、易中天,他们入世,学问一流,却纷遭学界抵制。如此教育,如此制度,如此环境,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有朋友问我:做了父亲,什么感受?我说,爱心大了,懂宽容了,责任强了。生在中国,我更关心儿子的成长,关心我们一代将给予他一个怎样的社会空间。希望他少一些我们走过的弯路。作为作家,我想写出怀旧、忧伤与抑郁,那是纯然的美。身为记者,我要追问命运、深度与思考,那是价值的美。但没有人会忘记,文学中的美,是生活里的痛:悲剧叫壮美,是大痛。零碎之痛,破破碎碎,一地鸡毛,叫凄美。本书经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源于与该书责编的一次偶然机缘。同为70年代人,他说是被书中的故事打动了。许多70年代读者看后哭过。一位我不知名的记者,在专访通利华集团布吉4S店总经理肖伟波时,还专门引用了本书初稿传到网上的一段话做引子。2006年6月4日,初稿贴到天涯社区,引发一千多条跟帖,五万多网友热议,几家全国性大媒体相继作了报道或引用。他们的认同鼓舞了我,他们的一些回忆,被我选录部分,写在“怀旧”一章里,在此一并感谢。愿我们将它作为珍藏,作为“70后”根的记忆。寻根旅途,我们那么相似,我们所以相识。但每个“70后”都有一条自己的路。当我们在路上稍息片刻,请相互点头致意;让我们以一代人的名义,向年长或年轻于我们的读者致谢,因为你们对我们的关注。必须要说:这不是一本凑热闹的书。裹袭在喧闹、浮躁、飘忽、泡沫的时代中,真想读它,需找到一方安静之所,让心先沉静下来。愿本书带给你纯粹、沉静、思索和力量。

内容摘要:

  70年代人的记忆和尴尬: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的人;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看到现在的高考心里就堵得慌,又是警车开道又是宾馆伺候,真是今非昔比;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发现不仅国家不包分配,而且连本科文凭都不值钱了……70年代出生的人在60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而在80年代人眼里,他们和五六十年代人一样,统统落伍了。  全书既用墨如泼地回忆了“70后”一代的求学经历,对曾遭遇的往事作了铺述、展开了批评与反恩,也直面工作后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逼肖地写出了那种被平庸生活消磨激情,又不甘平淡的苦闷与彷徨。作者用文学化的形象笔调,用回忆录般的细腻行文,阁深刻尖锐的思想,描出一个接一个熟悉的故事,画成一张连一张发黄的底片,透视“人过而立输不起,人跨不惑死不甘”的现实,我们顺着文字随处触摸到的,无一不是“70后”一代人来自灵魂深处的颤动。  全书既用墨如泼地回忆了“70后”一代的求学经历,对曾遭遇的往事作了铺述、展开了批评与反恩,也直面工作后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逼肖地写出了那种被平庸生活消磨激情,又不甘平淡的苦闷与彷徨。理想与现实在这里碰撞,青春和美丑同他们纠缠。一代人从童年到青年直至中年三个阶段共同经历过的生活、情感、苦恼、困惑、变故,以及其正面的历史背景、背后的社会原因,包括对未来命运的猜测、预见,书中均有全面的记述与深入的探索,内容之广,堪称“70后词典大全”。  作者用文学化的形象笔调,用回忆录般的细腻行文,阁深刻尖锐的思想,描出一个接一个熟悉的故事,画成一张连一张发黄的底片,透视“人过而立输不起,人跨不惑死不甘”的现实,我们顺着文字随处触摸到的,无一不是“70后”一代人来自灵魂深处的颤动。【作者简介】  徐志频,湖南人,70年代中期生,湖南省作协会员,中文在线签约作家,青年评论家,先后在《中国经营报》、《潇湘晨报》、《今舀女报》、红阏、湖南经济网等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主编、总监、总编辑。2005年获中国记者节征文优秀奖。出版作品有《被透视的我们》、《逼近灵魂》、《真相一角2005》、《草根创业笔记》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70后的碎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184655
如需购买下载《70后的碎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100

书籍信息归属:

70后的碎梦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