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8.0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众多专家在经过大量的观测、模拟、论证与分析后撰写的报告。该报告通过引起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中潜在问题的关注,试图在危机防范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为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基金组织成员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本期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评估了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主要风险,阐述了次级贷款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应对政策,以防止金融体系今后出现类似的脆弱性。第二章结构性融资:定值和信息披露问题,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复杂的结构性融资产品如何及为何会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分析了结构性信贷产品的定值和会计做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第三章市场与融资流动性不足:当私人部门风险变为公共部门风险,考察了市场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紧急流动性支持的有效性。最后,结论与政策倡议部分提出在短期内,当务之急是缩短危机持续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而中期内,则需要实行更根本的改革,金融监管当局也应在加强流动性管理、增加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以及强化现有的流动性指导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前言
概要
第一章评估全球金融稳定风险
全球金融稳定图
信用恶化深度和广度如何?
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
新兴市场能否保持抗冲击能力?
信贷收缩还是信贷紧缩?
当前的政策挑战
附录1.1.全球金融稳定图:构建与方法
附录1.2.计算全球损失和银行风险暴露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结构性融资:定值和信息披露问题
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定值与披露
表外实体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附录2.1.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三章市场与融资流动性不足:当私人部门风险变为公共部门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的本质
融资流动性风险
市场与融资流动性动态
自2007年7月以来的流动性动态:一个实证调查
中央银行在市场与融资流动性不足期间发挥的作用
自2007年7月以来中央银行对流动性紧张压力的回应:一个实证调查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结论
附录3.1.自2007年夏季以来的流动性动态
参考文献
词汇表
附录代理主席的总结发言
统计附录
专栏
1.1.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务市场和违约率前景
1.2.主权财富基金能够吸收市场波动性吗?
1.3.全球银行资产负债表杠杆率上升
1.4.定量的金融稳定模型分析
1.5.银行稳定指数
2.1.结构性融资:什么是结构性融资以及它怎样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2.2.什么时候AAA不再是AAA?(第1部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s)简介)
2.3.什么时候AAA不再是AAA?(第2部分:实际评级与市场隐含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评级的比较)
2.4.什么时候AAA不再是AAA?(第3部分:担保债务凭证(CDOs)评级动态)
2.5.管道、结构性投资工具及高杠杆结构性投资工具(SIV-Lites)
2.6.结构性投资工具的合并:问题示例
3.1.市场流动性的决定因素
3.2.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处于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沿吗?
3.3.衡量和控制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标准方法
3.4.国际金融学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
3.5.中央银行交易对手
3.6.流动性规定与巴塞尔进程
表
1.1.对截至2008年3月的金融部门潜在损失的估计
1.2.典型“垫头”或初始差额
1.3.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和金融指标
1.4.2007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以来风险和状况的变化
1.5.截至2008年3月的各类资产损失
1.6.截至2008年3月的全球银行损失
2.1.对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证券的核算
2.2.美国次级贷款风险额和损失
2.3.2004年阳2006年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参与者
3.1.中央银行干预对LIBOROIS利差的影响
图
1.1.全球金融稳定图
1.2.按发放年份划分的抵押贷款拖欠率
1.3.美国与抵押贷款有关的证券的价格
1.4.美国和欧洲的房价变化
1.5.美国和英国按抵押贷款发放年份划分的不合规贷款拖欠率
1.6.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借款和房地产价格
1.7.CMBX利差
1.8.美国消费贷款的注销率
1.9.信用卡债务注销率与信用卡资产支持证券利差
1.10.LCDX价格和利差
1.11.美国杠杆收购贷款:信用质量指标
1.12.金融危机的比较
1.13.截至2008年3月的预期银行损失
1.14.金融担保机构
1.15.系统性银行违约风险
1.16.欧盟(15国)的证券化数额
1.17.银行股价变化和资产负债表杠杆率
1.18.美国融资市场流动性
1.19.欧元区融资市场流动性
1.20.分解同业利差
1.21.按地区划分的新兴市场对国际清算银行报告银行的外部头寸
1.22.部分欧洲银行:对批发融资的依赖(截至2008年3月)
1.23.中欧和东欧:私人信贷和房价的增长,20022006年
1.24.波罗的海国家、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按类型划分的住户信贷
1.25.波罗的海国家的5年期信用违约掉期利差和罗马尼亚货币列伊的汇率
1.26.新兴市场:私人部门外债发行
1.27.套利交易指数和汇率波动性
1.28.热图:系统性资产类别的发展
1.29.各信用类别的利差:历史最高值、最低值和现有水平
1.30.按部门划分的美国私人部门净债务发行
1.31.美、欧、日的银行贷款条件
1.32.美国私人部门借款
1.33.美国GDP对信贷冲击的脉冲响应
1.34.全球金融稳定图:货币和金融状况
1.35.全球金融稳定图:风险偏好状况
1.36.全球金融稳定图:宏观经济风险
1.37.全球金融稳定图:新兴市场风险
1.38.全球金融稳定图:信用风险
1.39.全球金融稳定图:市场和流动性风险
2.1.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3级和2级资产的变动
2.2.一些金融机构的减记(2007年10月15日一2008年2月14日)
2.3.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时间表
2.4.2006年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参与者
2.5.结构性信贷产品(按市场参与者)
2.6.2006年金融担保行业投保的投资组合分布
3.1.商业银行:存款资产比率
3.2.总的银行信用违约掉期利率和若干利差
3.3.美国:若干货币市场利差
3.4.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股市收益率和总的银行信用违约掉期(CDS)率
3.5.5年期指标与非指标美国中期国库券利差
3.6.美国模型:若干来自动态条件相关性GARCH样本的隐含相关性
3.7.先进经济体模型:来自动态条件相关GARCH模型设定的若干隐含相关性
3.8.3个月LlBOR相比隔夜指数掉期利差
3.9.中央银行主要政策利率与隔夜货币市场利率
3.10.欧洲中央银行的流动性供应和准备金持有
3.11.欧元区:若干欧洲中央银行政策行动与定期融资压力
3.12.美国:若干美联储政策行动与定期融资压力
3.13.美国模型:来自动态条件相关GARCH样本的隐含相关性
3.14.先进经济体模型:来自动态条件相关GARCH样本的隐含相关性
3.15.新兴市场模型:来自动态条件相关GARCH模型设定的隐含相关性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评估全球金融市场动态,以辨别系统性弱点。报告通过引起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中潜在问题的关注,试图在危机防范方面发挥作用,当危机无法避免时,通过提供政策建议以减小危机的影响,从而为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持续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本期部分内容取自与许多主要金融中心和国家的会计人员、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审计师、信用评级机构、财务顾问、学术研究人员、监管当局以及其他公共当局的非正式讨论。本报告反映的是2008年3月21日前掌握的信息。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世界经济与金融概览 | ||
9787504947826 如需购买下载《全球金融稳定报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200 |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1.5 的主题关于 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世界-2008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