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本书为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之一种,本书致力于对音乐与音乐教育本质的剖析。通过发展批判性的讨论和实践原理,旨在为让人们获得对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最完整的理解和投入而构建一个哲学基础。
总序/i
中文版序言/i
原版序言/i
致谢/i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哲学与音乐教育/3
第一节严肃的问题/4
第二节哲学/6
第三节哲学探索的特征/8
第四节类比/9
第五节三个交叉点/11
第六节目的/12
第七节前提/12
第八节写在前面/13
第九节本书的使用/14
第十节本章结束语/15
讨论与思考题/15
相关阅读资源/16
第二章走向新哲学/17
第一节三个问题/17
第二节解释音乐/18
第三节过程性界定/19
第四节音乐的审美概念/20
第五节语境中的美学概念/22
第六节音乐教育的美学概念/25
第七节音乐教育美学观念批判/27
第八节走向新哲学/36
讨论与思考题/43
相关阅读资源/43
第二部分音乐与音乐教育
第三章音乐制作/47
第一节引子/48
第二节意识、知识和思想/49
第三节音乐素养/51
第四节音乐素养的程序性本质/53
第五节正规音乐知识/58
第六节非正规音乐知识/60
第七节印象性音乐知识/61
第八节指导性音乐知识/63
第九节作为音乐理解的音乐素养/65
第十节音乐素养的水平/67
第十一节音乐教育的意义/68
讨论与思考题/72
相关阅读资源/73
第四章音乐聆听/75
第一节聆听: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75
第二节音乐聆听的基础/78
第三节音乐聆听的程序性本质/81
第四节我们的乐音/84
第五节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86
第六节音乐作品:多维挑战/88
第七节音乐作品:设计维/89
第八节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90
第九节音乐聆听:音乐认识的五个维度/91
第十节音乐教育的意义/96
讨论与思考题/100
相关阅读资源/101
第五章音乐制作者、聆听者和音乐的价值/103
第一节人类的倾向和人类的兴趣/103
第二节再谈意识/104
第三节自我成长/107
第四节自我成长和沉浸的条件/108
第五节自我成长的特点和后果/110
第六节自尊/112
第七节再谈人类意向和人类兴趣/113
第八节音乐制作的价值/114
第九节音乐聆听的价值/116
第十节音乐体验与审美体验/117
第十一节三个根本性概念/120
第十二节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124
讨论与思考题/127
相关阅读资源/128
第六章音乐作品/129
第一节形式一内容的关系/129
第二节基于设计的作品/131
第三节表现性音乐/135
第四节音乐表达的概念/137
第五节识别表现性的音乐属性/141
第六节具象的音乐/142
第七节音乐描述和性格刻画/143
第八节音乐教育的意义/146
讨论与思考题/148
相关阅读资源/149
第七章语境中的音乐制作/151
第一节语境中的作曲/151
第二节语境中的表演/154
第三节音乐诠释/155
第四节义务和道德/157
第五节语境中的即兴表演/158
第六节情境中的编曲/159
第七节音乐教育的意义/162
讨论与思考题/170
相关阅读资源/171
第八章语境中的音乐聆听/173
第一节导引/173
第二节文化和意识影响音乐/175
第三节文化意识形态和聆听/179
第四节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的更多例子/181
第五节喜欢、讨厌与其他音乐关注/183
第六节作为文化的音乐/185
第七节音乐作品的多维观/186
第八节关于音乐作品的本体论/188
第九节概括音乐与效果之问的关系/190
第十节音乐教育的意义/193
讨论与思考题/199
相关阅读资源/199
第九章语境中的音乐创造力/201
第一节创造力的概念/201
第二节原创性和重要意义/202
第三节本能的原创性/207
第四节创造性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208
第五节创造性成就的基础/210
第六节创造力和想象力/213
第七节创造性的反思/214
第八节音乐之魅力与非凡意义/216
第九节对音乐教育的启示/219
讨论与思考题/221
相关阅读资源/222
第三部分音乐教学与学习
第十章音乐教育与课程/227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228
第二节传统的课程制作/229
第三节反传统的课程制作/230
第四节教师和课程制作/236
第五节课程制作的新概念/238
第六节课程基本论题/239
第七节音乐课程制作/240
第八节课程制作的四个步骤/241
第九节音乐课程的实践观/243
第十节步骤一:一个实践的定向/244
讨论与思考题/250
相关阅读资源/251
第十一章音乐的教学与学习/252
第一节内省的音乐实践/252
第二节第二步:准备和策划实践/255
第三节第三阶段:音乐的教与学/267
第四节第四阶段:课程评估的实践理论/271
第五节多维的音乐课程/272
讨论与思考题/274
相关阅读资源/275
第十二章音乐教育和学校教育/276
第一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比较/278
第二节学校教育的功能/281
第三节学校教育的宗旨/282
第四节学校教育的必然结果/283
第五节一个根本问题/284
第六节面向未来:短期/285
第七节面向未来:长期/286
第八节面向未来:专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89
试论与思考题/290
相关阅读资源/290
注释/293
参考书目/335
本书是专门写给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在职音乐教师们的。主要致力于对音乐与音乐教育本质的剖析。通过批判性的讨论和实践原理的发展,本书旨在让人们获得对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最完整的理解和投入而构建一个哲学基础。 何为音乐?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吗?如果是,为什么?音乐课该教哪些内容?如何教?本书通过把音乐理解为多样化的人类实践之广义研究,为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答案。本书打破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为表演、聆听、音乐素养、多元文化、创造性活动、自知自觉、课程发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和意义提出了创造性的反思和透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特别关注现有的音乐教育理论所遗漏和忽略的问题。第一部分探讨古往今来的哲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在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新思维方式上构建了音乐教育哲学。第三部分为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音乐课程发展观。基于对过去的哲学思想敏锐的反思,本书发展了一种多元音乐观念。它解释了为什么音乐制作和聆听是人类可获取的、独一无二的思维形式,叉是人类认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资源。 基于对近期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详细考查,本书建立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哲学基础,它可以断定:对所有人来说,音乐在教育中部占有中心地位。本书中“课程作为实践”的观念,为音乐教育者解释了应该如何去实现他们的要求。 本书构建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这是专门为激励、引导和支持在职和实习音乐教师而设计的,也适用于处理音乐教育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和构建个体哲学的催化剂,它为音乐教学中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提供了严密的反思。通过有说服力的综合讨论,本书强有力地证实了音乐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有动力的和实践性的追求之一,也是个体和集体全面发展的根基。因此,当然也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根基。【作者简介】 戴维.埃里奥特博士现为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并在印第安那大学、西北大学、开普敦大学、北德州大学和里莫力克大学爱尔兰音乐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作为音乐教育哲学家,埃里奥特博士在音乐教育专业所任教的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基础、音乐认知、研究方法、音乐课程发展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